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fā nù chōng guān ㄈㄚ ㄋㄨˋ ㄔㄨㄙ ㄍㄨㄢ發怒沖冠(髮怒衝冠)
同“ 髮上衝冠 ”。 《燕丹子》卷下:“ 荊軻 起為壽,歌曰:‘風蕭蕭兮 易水 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高漸離 擊筑, 宋意 和之。為壯聲則髮怒衝冠,為哀聲則士皆流涕。”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發怒沖冠
成語(Idiom):發怒沖冠
發音(Pronunciation):fā nù chōng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憤怒到極點,使人頭上的冠帽都要沖天而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怒沖冠意味著憤怒到了極點,以至于使人的頭上的冠帽都要被憤怒沖向天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憤怒的情緒之強烈,以及憤怒所帶來的沖動和壓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因為憤怒而情緒激動,失去冷靜和理智。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群體在面對不公正、欺騙或侮辱時的憤怒反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忠臣,他為了救國而勸諫君王,但被讒言誣陷,被貶為鄉村。屈原對于國家的背叛和自己的冤屈感到憤怒至極,他在江南的一座楚國古城中的樓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懷沙》的悲憤之詩。在詩中,他表達了自己對國家遭受的苦難和對君王的憤怒。他的憤怒和悲傷之情如洪水般涌向頭頂,使他的頭上的冠帽沖向天空,成為了后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發怒”和“沖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發怒沖冠,大聲責備了所有的工作人員。
2. 在面對不公正的待遇時,他發怒沖冠,但仍保持冷靜,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因為憤怒到了極點,頭上的冠帽都被憤怒沖向天空,形成一個強烈的形象。同時,可以將“發怒沖冠”與憤怒的情緒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有趣的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當他被同學欺負時,他發怒沖冠,大聲向老師求助。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對他的批評讓他發怒沖冠,但他還是努力改正自己的錯誤。
3. 高中生(16-18歲):他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發怒沖冠,決心更加努力學習。
4. 大學生(19-22歲):在面對不公正的對待時,他發怒沖冠,決心為自己爭取權益。
5. 成年人(23歲以上):他聽到公司的裁員消息后,發怒沖冠,決定尋找新的職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