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辟
成語(Idiom):頗辟(pō bì)
發音(Pronunciation):pō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非常獨到,深奧而有見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頗,表示偏向,意味著特別或非常;辟,表示開辟、啟示。頗辟形容人或事物的觀點、見解非常獨到,深奧而有見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學術、文化、藝術等領域中的人或事物,表示他們的觀點或見解非常獨到,有啟發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魏武紀》中有一則故事。當時,魏武帝曹操在位時,有一天他問一位名叫鄒陽的學者:“你有什么高見?”鄒陽回答說:“臣頗辟。”魏武帝對他的回答非常滿意,因此“頗辟”成為了一個表示觀點獨到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觀點非常頗辟,讓我受益匪淺。
2. 這位教授的演講內容頗辟,引發了大家的思考。
3. 這本書的作者思想獨特,觀點頗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頗辟”聯想為一座非常深奧的寶庫,里面有著獨特的見解和觀點。可以通過想象自己進入這座寶庫,發現了許多非常有啟發性的東西,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學術文章、名人演講等來進一步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獨步天下”、“卓有見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講解非常頗辟,讓我更好地理解了這個知識點。
2. 初中生:這本書的作者觀點頗辟,讀后讓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3. 高中生:這位教授的演講內容非常頗辟,讓我受益匪淺,對學術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