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納
基本解釋
[釋義]
(1) (動)機關、團體、企業等單位中現金、票據的付出和收進。
(2) (名)擔任出納工作的人。
(3) (名)泛指發出和收進的管理工作;如圖書館有出納柜。
[構成]
并列式:出+納
[例句]
小王是我們單位的出納。(作賓語)
英文翻譯
1.(現金、票據的付出和收進) receive and pay out money or bills
2.(擔任出納的人) cashier; teller
3.(泛指付出和收進的管理工作) receive and lend books, etc.
詳細解釋
◎ 出納 chūnà
(1) [receive and pay out money]∶財務上指現金或票據的付出和收進;收錢或付款
(2) [receive and lend books,etc.]∶泛指發出和吸進的管理工作,如圖書館辦理借書還書手續的工作
◎ 出納 chūnà
[cashier] 出納員的簡稱
亦作“出內”。1.傳達帝王命令,反映下面意見。《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 孔 傳:“納言,喉舌之官。聽下言納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后漢書·陳蕃傳》:“輔弼先帝,出內累年。”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出納惟允,劒璽增華。”《舊唐書·代宗紀》:“至于領録天下之綱,綜覈萬事之要,邦國善否,出納之由,莫不處正於會府也。” 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以我朝論之,皇上則為元首,百體所從,軍機號為政府,出納王命,然跪對頃刻,未能謀議,但為喉舌之司,未當論思之寄。”
(2).掌管出納王命的官。 周 代內史、 漢 代尚書, 魏 晉 之中書門下,均掌此職。《后漢書·劉茂傳》:“ 茂 ,字 叔盛 ,字好禮讓,歷位出納。” 李賢 注:“出納謂尚書,喉舌之官也。”《北史·竇毅傳》:“﹝ 毅 ﹞特為朝廷所委信,雖任兼出內,未嘗有矜惰之容。”《新五代史·唐臣傳·郭崇韜安重誨傳論》:“ 梁 之崇政使,乃 唐 樞密之職,蓋出納之任也。”《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七年》:“右正言 李誼 言:‘ 蠡 職在出納,理當究心。’”
(3).財物的支出和收入。《墨子·號令》:“收粟米、布帛、錢金,出內畜產,皆平直其賈。” 宋 秦觀 《安都》:“大賈之室,斂散金錢以逐什一之利;出納百貨以收倍稱之息。”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出納之際,吏緣為姦。”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鄰人前世為巨室,君為司出納,因其倚信,侵食其多金。”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二:“好在慰勞總會是各機關、各團體所共同組織的,而且還有審計處的代表在內,金錢出納是不會有問題的。”
(4).出入。 漢 班固 《白虎通·情性》:“鼻能出納氣。”《北史·王悅傳》:“﹝ 悅 ﹞性儉約,不營生業,雖出內榮顯,家徒四壁而已。” 宋 梅堯臣 《和張簿寧國山門六題·山門》:“青山中穴為大門,下通軌轍高莫論。飛云出納不計限,雙峙平削無刀痕。” 葉圣陶 《倪煥之》二三:“輪船是都市的消化器官和排泄器官,現在卻阻塞了。血流停頓,出納阻塞,不是死象是什么?”
(5).猶內外。《梁書·江革傳》:“﹝ 江革 ﹞才思通贍,出內有聞,在朝正色,臨危不撓,首佐臺鉉,實充僉諧。”《北史·羊祉傳》:“言 祉 誠著累朝,効彰出內。”
(6).支出。 宋 葉適 《除太府卿淮東總領謝表》:“必吝出納,是為有司之常。” 明 張居正 《答薊鎮巡撫周樂軒》:“昨議處兵餉等事,部中猶執成説,吝於出納。”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兵備道 田灝 者,阿大吏意,吝出納以旁掣之,事且敗。”
(7).擔任出納工作的人。《花城》1981年第2期:“ 小趙 是百貨商店的出納。”《作品與爭鳴》1984年第3期:“他自己就是隊長、經理、會計、出納、保管、文書,外兼采購員、通訊員、伙食團長。”
成語(Idiom):出納(chū nà)
發音(Pronunciation):chū n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負責管理和核算賬目的人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出納是指負責管理和核算賬目的人員,通常在企事業單位或銀行等機構中擔任此職務。出納的主要工作包括收取和支付現金、核對賬目、辦理銀行業務等。這個詞語也可以泛指負責管理和核算其他方面的事務的人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出納這個詞語常用于描述負責管理財務和賬目的人員。可以用于描述企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或銀行的柜臺工作人員。也可以用于形容個人在管理自己的財務時的角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出納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風雅雜記》中,原指古代宮廷中負責管理寶庫、金銀財寶的官員。后來,這個詞語逐漸演變為泛指負責管理和核算賬目的人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出納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出”表示出來、發出,第二個字“納”表示收納、接納。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表示負責管理和核算賬目的人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公司的出納每天都要核對賬目,確保財務的準確性。
2. 銀行的出納負責收取和支付現金,辦理客戶的業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出納”與“財務管理”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負責管理賬目的人員站在一個門口,他負責把財務數據從內部帶到外部,或者從外部帶進來,以此來幫助記憶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財務管理相關的詞語,例如“會計”、“財務”、“記賬”等。還可以學習有關財務管理和投資的知識,提高自己對財務管理的理解和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是一家公司的出納,他每天都要數很多錢。
2. 初中生:我想將來當一個出納,負責管理公司的賬目。
3. 高中生:出納是一個需要細心和準確的工作,我希望能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
4. 大學生:我在銀行實習,負責做一些出納的工作,鍛煉了我的財務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