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賚
成語(Idiom):赍賚(jī lèi)
發音(Pronunciation):jī l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攜帶負重物品,比喻承擔重任或負重前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赍賚的“赍”指攜帶,負重;“賚”指負責,承擔。成語赍賚表示承擔重任,勇往直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困難或艱險的情況下,毫不退縮地承擔責任,堅持奮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赍賚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當時,齊國將領孫臏率領兵馬出征,行軍途中遇到了一條寬深的河流,無法渡過。孫臏命令士兵們將行軍物資放在自己身上,親自攜帶過河。他身負重任,帶領士兵勇往直前,最終成功渡過河流。后來,人們用“赍賚”來形容承擔重任,勇往直前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難時期毫不退縮,赍賚前行。
2. 面對困境,只有勇于赍賚,才能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赍賚”拆解為“赍”和“賚”兩個字,聯想孫臏身負重任,勇往直前的形象,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赍賚相關的成語,如“赴湯蹈火”、“舍生取義”等,了解更多形容勇敢無畏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幫助老師搬書,真是赍賚。
2. 初中生:面對考試的壓力,我們要勇于赍賚,努力學習。
3. 高中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們承擔的赍賚任務,要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