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
基本解釋
(1).一個宗族。亦謂同族,同姓。《漢書·吳王劉濞傳》:“天下一宗,死 長安 即葬 長安 ,何必來葬!” 顏師古 注:“猶言同姓共為一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卿一宗在朝有幾人, 陸 ( 陸凱 )曰:二相,五侯,將軍十餘人。”《新唐書·宗室傳贊》:“建國利一宗,列郡利百姓。”
(2).表數量。一樁;一件。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六:“ 浹 ( 何浹 )索紙萬幅以答款,府司以數百幅給之,乃一紙書一宗。”《紅樓夢》第八八回:“頭一宗,他當家沒有空兒。”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你一宗,他一宗,從晌午說到太陽落。”
(3).表數量。文卷一夾或一冊。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三折:“這一宗是何文卷?” 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凡事有始終期限曰一成,或曰一終。今公牘轉作一宗,通俗轉作一樁,皆終字也。”
(4).表數量。一批。《三國演義》第六八回:“ 呂蒙 箭盡,正慌間,忽對 江 一宗船到。”
(5).表數量。一片,一塊。《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我圩里那一宗田,你替我賣給那人罷了。”
英文翻譯
1.【法】 parcel
成語(Idiom):一宗
發音(Pronunciation):yī z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件事情或一種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宗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表示某個事物或情況的單一性、獨特性或特殊性。它強調了這個事物或情況與其他事物或情況的區別和獨立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宗常用于描述某個特定的案件、事件、問題或情況。它可以用來指代一個獨立的事物或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特殊的現象或特點。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書面語言和正式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暫無相關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宗的結構比較簡單,由一個形容詞性的“一”和一個名詞性的“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是一宗罕見的盜竊案。
2. 這個問題是一宗非常棘手的難題。
3. 這是一宗嚴重的違規行為,必須嚴肅處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一宗”與“一種”或“一件”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此外,可以嘗試將一宗與具體的案件或情況聯系起來,以加深對該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一宗”相似的成語,例如“一例一休”、“一事無成”等,以擴展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是一宗有趣的故事。
2. 初中生:這是一宗讓人震驚的新聞。
3. 高中生:這是一宗引起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
4. 大學生:這是一宗需要深入研究的學術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