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麈尾
基本解釋
即玉麈。 唐 李白 《贈僧崖公》詩:“手秉玉麈尾,如登 白樓亭 。” 宋 梅堯臣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聯句》:“齋中獨何物,持之想見君。惟茲玉麈尾,信美而有文。”參見“ 玉麈 ”。
成語(Idiom):玉麈尾
發音(Pronunciation):yù zhǔ w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言行舉止慎重謹慎,像玉麈一樣尾巴不敢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麈是一種古代的樂器,形狀像鹿,尾巴很長。玉麈的尾巴很重要,如果尾巴一動,整個樂器就會失去平衡,無法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因此,“玉麈尾”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非常慎重,謹慎小心,不敢有絲毫差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非常小心謹慎,不敢有絲毫馬虎的態度。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謹慎和細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個叫韓世忠的文官,他非常謹慎小心,一絲不茍。有一次,他去宴會,帶了一把玉麈。當時,他的朋友們都很好奇,想看看玉麈的尾巴。韓世忠告訴他們,玉麈的尾巴非常重要,一旦尾巴動了,整個樂器就會失去平衡,無法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從此以后,人們就用“玉麈尾”來形容韓世忠那種慎重小心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像 + 玉麈 + 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像玉麈尾一樣,非常小心謹慎。
2. 她處理問題的態度像玉麈尾一樣,從不馬虎。
3. 這個學生學習非常用功,每天都像玉麈尾一樣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玉麈尾的形象,想象一個人在走路時非常小心翼翼,像玉麈一樣尾巴不敢動。可以通過這個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謹慎、小心相關的成語,如“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像玉麈尾一樣,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2. 初中生:老師交給我們的任務很重要,我們要像玉麈尾一樣,認真對待。
3. 高中生:面對高考,我們要像玉麈尾一樣,謹慎備考,不能有絲毫的馬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