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豺狼當涂
發音(Pronunciation):chái láng dāng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壞人當道,社會混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豺狼,指兇狠殘暴的野獸;當涂,指治理不善、社會混亂的地方。成語“豺狼當涂”形容社會上壞人當道,正直善良的人處境艱難,社會秩序混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社會動蕩、法治薄弱的情況,用以警示人們要珍惜社會穩定和法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國演義》中有一則故事,曹操在一次出征中被敵軍追擊,身陷絕境。這時,一只豺狼從旁邊經過,曹操想到了一個辦法,把自己的馬放出去引開敵軍的注意力,自己則躲在一個草堆里。豺狼看到馬跑得很快,也跟著追了出去。曹操趁機逃脫,最終成功擺脫了敵軍的追擊。后來,人們用“豺狼當涂”來形容社會上壞人當道、正直人處境艱難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豺狼”+謂語“當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治安堪憂,簡直是豺狼當涂。
2. 在這個黑暗的年代,善良的人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豺狼當涂的世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豺狼(壞人)在涂(社會)中橫行,造成混亂和不安定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社會秩序、法治相關的成語,如“亂世佳人”、“盜亦有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讓壞人當道,否則就會變成豺狼當涂的社會。
2. 初中生: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能夠改變豺狼當涂的社會現象。
3. 高中生: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豺狼當涂的時期,這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