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tiān lǐ nán róng ㄊㄧㄢ ㄌㄧˇ ㄣㄢˊ ㄖㄨㄙˊ天理難容
◎ 天理難容 tiānlǐ-nánróng
(1) [intolerable justice] 指天地與公理難以寬容
那時我等占了他的城池,大王稱帝,我等稱臣,——雖然也有個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難容也。——《西游記》
(2) 亦作“天理不容”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天理難容
成語(Idiom):天理難容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lǐ nán r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種行為或情況違背了道義、倫理或正義,不被天地所容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理難容是由“天理”和“難容”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天理指的是宇宙間的道理和規律,代表了正義、公正和道義;難容表示不能被容忍、不能被接受。天理難容意味著某種行為或情況違背了道義、倫理或正義,不被天地所容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行為或事件極其嚴重,違反了道義、倫理或正義,不容忍的情況。例如,用于批評腐敗行為、不公正的判決、暴行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天理難容”最早出自明代楊慎《赤壁賦》:“楊慎遂以天理難容,乃退而自殺。”這里形容了楊慎對于當時的政治腐敗和社會不公的不滿和絕望,覺得這種情況已經達到了不容忍的地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天理 + 難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種卑鄙無恥的行為是天理難容的。
2. 那個貪官受賄數百萬元,實在是天理難容。
3. 在法庭上,他的狡猾行為讓人覺得天理難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天理難容”與“違背正義不被容忍”的意思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下天空下的正義之光照耀著一切不公不義的行為,無法容忍它們的存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以及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不可理喻”、“罪不容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別人欺負弱者,覺得天理難容。
2. 初中生:對于學校里的不公平對待,我覺得天理難容。
3. 高中生:對于社會上的腐敗現象,我們應該感到天理難容。
4. 大學生:在考試中作弊是一種天理難容的行為。
5. 成年人:對于違法犯罪行為,我們應該堅決表示天理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