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制
成語(Idiom):釀制(niàng zhì)
發音(Pronunciation):niàng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一系列的過程和方法,將原料轉化為酒、醋、醬油等食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釀制是指將原料經過一系列的加工、發酵、熟化等過程,制成酒、醋、醬油等食品的過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食品制作的過程,也可引申為其他事物的制作過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釀制一詞最早見于《史記·張釋之書》,原文為:“古者,人有釀酒之事。”這里指的是古代人們制作酒的過程。后來,這個詞逐漸被引申為其他食品的制作過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奶奶每年都會釀制自己的醬油,味道很好。
2. 這家酒廠以其獨特的釀制工藝而聞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釀制”與“制作美食”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自己在廚房里釀制各種美味食物的場景,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釀制不同食品的方法和過程,比如釀酒、釀醋、釀豆腐等,了解不同食品的釀制工藝和文化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喜歡幫爸爸媽媽釀制果醬,很好吃。
2. 初中生(13-15歲):我媽媽會釀制腌菜,每次都很成功。
3. 高中生(16-18歲):學校的食堂師傅們每天都在釀制各種美食,很有技術。
4. 大學生(19-22歲):我在實驗室里學習釀制酒精,需要很精確的操作。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最近在學習如何釀制自家的醬油,想要做出獨特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