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丕
基本解釋
(1).盛大貌?!?a href="/r_ci_c83f710497f4e1471101140cfcfe7837/" target="_blank">爾雅·釋訓三》:“丕丕,大也?!?宋 范仲淹 《祭謝賓客文》:“ 臧孫 之后兮,蓋相繼而丕丕。” 明 王廷相 《慎言·文王》:“其道熙熙,其德穆穆,其功丕丕。”
(2).成群出沒之貌。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鴻荒之先,人與禽獸等,蚩蚩共居,丕丕并游,至與物合而不知擇。”
象聲詞。狀心跳聲、腳步聲等。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諕的我心頭丕丕那驚怕?!?元 金仁杰 《追韓信》第一折:“他把我丕丕的趕過 長安 道。”《初刻拍案驚奇》第三六回:“奶子看了簪,虛心病發,曉得是兒子做出來,驚得面如土色,心頭丕丕價跳?!?/p>
成語(Idiom):丕丕
發音(Pronunciation):pī p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洪亮、宏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丕丕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聲音洪亮、宏大。通常用來形容樂器、歌聲或者大自然的聲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丕丕可以用來形容音樂會上的交響樂聲音、宏大的瀑布聲、雷鳴般的掌聲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養生主》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位名叫丕豹的人,他的聲音非常洪亮,可以一聲吼退百獸。因此,丕丕這個詞語就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音樂會上,交響樂隊演奏的樂曲聲音丕丕,讓人陶醉其中。
2. 大自然的聲音總是丕丕的,讓人感受到它的力量和美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丕丕這個詞語的發音和“皮皮”類似,想象一個人用力吹響口琴或者吹起汽車喇叭的聲音,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聲聲入耳”、“雷聲大雨點小”等,來擴展對于聲音的形容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音樂課上,同學們一起合唱,聲音丕丕地傳遍整個教室。
2. 初中生(13-15歲):在音樂節上,樂隊演奏的音樂丕丕地傳遞出他們的熱情和才華。
3. 高中生(16-18歲):山谷中的瀑布發出的聲音丕丕,讓人感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