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朔桃
基本解釋
神話傳說, 西王母 種桃,三千年一結果, 東方朔 曾偷食,事見《漢武故事》。后用以喻仙果。 唐 元稹 《和樂天贈吳丹》:“冥搜 方朔 桃,結念 安期 棗。” 清 許光治 《水仙子·壽云騎尉安吉守備王雨樵母節(jié)孝謝太恭人》曲:“進棗尉 安期 棗,熟桃城 方朔 桃,羨春暉 王謝 門高。”
成語(Idiom):方朔桃
發(fā)音(Pronunciation):fāng shuò t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面臨困難時,互相幫助、攜手合作,共同克服困難的精神和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朔桃來源于古代傳說中的故事。相傳,古代有位名叫方朔的人,他種植了一棵桃樹。這棵桃樹結出了許多美味的桃子,但是桃子太高,他自己夠不著。方朔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拿出一根長竹竿,然后找來了幾個朋友,大家一起合作,用竹竿把桃子摘下來。這個故事寓意著人們在面臨困難時,只有互相幫助、攜手合作,才能共同克服困難,實現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朔桃常用于形容人們在困境中相互幫助,共同努力解決問題的情景。可以用于表達團隊合作、眾志成城等意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朔桃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和寓言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朔桃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方”、“朔”、“桃”三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危機中,大家都發(fā)揚方朔桃的精神,共同克服了困難。
2. 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實現方朔桃的精神,共同進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方朔和朋友們一起合作,用竹竿摘下高高的桃子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傳說和寓言故事,了解更多關于團隊合作和互助精神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在足球比賽中互相幫助,發(fā)揚方朔桃的精神,最后贏得了比賽。
2. 初中生:我們團隊在科學實驗中共同合作,充分發(fā)揮了方朔桃的精神,成功完成了實驗。
3. 高中生:在高考備考的過程中,我們互相幫助、共同努力,發(fā)揚方朔桃的精神,最終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