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疾
基本解釋
肺癆的別稱。 宋 陶穀 《清異錄·義疾》:“他疾惟一臟受病,勞瘵則異矣,次第傳變,五臟百脈俱傷并絶,然后奄喪。人死則有蟲出,中者病如前人,非死不已。一傳十,十傳百,展轉無窮,故號義疾。”
義疾(yì jí)
發音:yì jí
基本含義:指對不正義、不公平的事情感到憤慨并表達出來的情緒。
詳細解釋:義疾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義指正義、公正,疾指憤怒、不滿。義疾表示對不正義、不公平的事情感到憤慨并表達出來的情緒。這種情緒通常是由于看到他人受到不公對待、社會不平等現象等引起的。
使用場景:義疾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憤怒和不滿,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個具體事件或行為的不公正感到憤慨。例如,當看到有人被欺負或受到不公正對待時,可以說“我對這種行為感到義疾”。
故事起源:《史記·伯夷列傳》記載了義疾的故事。伯夷和叔齊是商朝末年的兩位賢臣,他們因為不能接受當時的朝廷的腐敗和不公而選擇了離開,雖然遭受了很多困苦,但他們堅守自己的原則,表達了對不正義的義疾。
成語結構:義疾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義”和“疾”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
1. 他對社會不公平現象感到義疾。
2. 在看到那個受欺負的小孩時,我心中涌起了一股義疾之情。
記憶技巧:可以將義疾與正義、公正聯系在一起,想象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對不公平的事情感到憤怒和不滿。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義疾相關的成語,如義憤填膺、義正辭嚴等,來豐富對義疾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同學被欺負,我感到義疾,立刻幫助他。
2. 初中生:對于學校不公平的規定,我感到義疾,希望能有改變。
3. 高中生: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讓我感到義疾,我希望能為正義發聲。
4. 大學生:對于貪官污吏的行為,我感到義疾,希望能為社會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