膊脯
成語(Idiom):膊脯
發音(Pronunciation):bó p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胸脯,也泛指胸懷、氣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膊脯”形容一個人胸懷寬廣,氣度非凡,有大志向,膽量過人。通常用來形容有膽識、有勇氣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稱贊或批評一個人的胸懷和氣魄。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的膽識大、志向高,也可以用于批評一個人目光短淺、膽小怕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膊脯”的故事起源于《戰國策·魏策四》中的故事。故事講述了魏國的國君想要收復失地,但是朝臣們沒有人敢提出具體的計劃。只有一個叫郭開的小臣,站出來說:“我有個計策,但需要兩個人來執行。”于是,一個叫馮涉的人站出來,郭開就將計策告訴了他。計策是要馮涉裸體披麻繩,背著一把劍去刺殺敵軍將領。馮涉勇敢地接受了任務并成功刺殺了敵軍將領。后來,人們用“膊脯”來形容胸懷寬廣、有膽識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決策時總是胸懷坦蕩,真是個膊脯之人。
2. 這位年輕人志向遠大,有著非凡的膊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膊脯”想象成一個人胸脯上有很多肌肉,意味著這個人很有力量和膽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胸懷寬廣、有膽識相關的成語,如“氣宇軒昂”、“氣吞山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膊脯之人,勇敢地保護了同學們。
2. 初中生:這個隊長胸懷寬廣,有著非凡的膊脯,帶領我們取得了勝利。
3. 高中生:他的膊脯使他能夠承擔更大的責任,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領導者。
4. 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我們需要有膊脯,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