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基本解釋
◎ 山西 Shānxī
[shanxi province] 中國華北地區的省,簡稱“晉”。舊以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面積15.6萬平方公里,人口2530萬,省會太原。全省處于黃土高原上,煤炭儲量占全國的1/3,鋁、銅等亦豐。采煤,采銅、鋁、鋼鐵,電力為該省工業的支柱。晉南為商品糧產區,鐵路交通發達,總長有2千多公里
英文翻譯
1.Shanxi
詳細解釋
(1).山的西坡。《爾雅·釋山》:“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 邵晉涵 正義:“山西暮乃見日,故曰夕陽,山東朝乃見日,故曰朝陽。”
(2). 戰國 、 秦 、 漢 時稱 崤山 、 華山 以西地區。又稱 關 西。《史記·太史公自序》:“ 蕭何 填撫 山 西。” 張守節 正義:“謂 華山 之西也。” 宋 蘇轍 《六國論》:“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 山西 千里之 秦 ,而不免於滅亡。”
(3).稱 太行山 以西 黃河 以東地區。 隋 末置 山 西 河 東黜陟討捕大使, 元 置 河 東 山西道 宣慰使司, 明 置 山西行中書省 , 清 至今皆為 山西省 。
成語(Idiom):山西(shān xī)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心地高尚、品行正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山西”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山”指高山,比喻人的品行高尚;“西”指正直、直爽。整個成語表示一個人的心地高尚,品行正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為人正直,不做壞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山西”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但它是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山和西方的象征意義的影響而形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山西之人,一直以來都以正直著稱。
2. 這個人的品德真是山西,不會做出任何不正當的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山西”這個成語,將“山”字聯想為高山,代表高尚品德;將“西”字聯想為直爽,代表正直。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山和西方的象征意義,以及其他與品德高尚、正直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山西之人,每天都會幫助別人。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努力做到山西,做一個品德高尚的學生。
3. 高中生:我們要向身邊的山西之人學習,做一個正直的人。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山西,為社會做出貢獻。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山西”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