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封
基本解釋
(1).泛指墳墓。大者曰丘,小者曰封。《周禮·春官·冢人》:“以爵等為丘封之度與其樹數。” 鄭玄 注:“別尊卑也,王公曰丘,諸臣曰封。《漢律》曰,列侯墳高四丈,關內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 孫詒讓 正義:“丘者積土高大,象丘山之形……封者聚土筑之,若堂若坊之類是也。”
(2).指丘封之制。 漢 蔡邕 《文范先生陳仲弓銘》:“宜有銘勒表墳墓,俾后生之歌詠德音者知丘封之存也。”
成語(Idiom):丘封
發音(Pronunciation):qiū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才被埋沒,沒有得到發揮的機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丘封是由“丘”和“封”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丘”指土堆,比喻人才被埋沒;“封”指封閉,比喻沒有得到發揮的機會。整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才被埋沒、沒有得到展示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有才華、有能力的人沒有得到應有的重用或機會,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發現和重視人才的人或組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戰國時期,秦國有一位名叫公孫丘的人才,他聰明機智,才華橫溢,被譽為“丘封”。然而,由于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政治局勢,公孫丘無法得到展示才華的機會,最終被埋沒在廟堂之中。這個故事成為了“丘封”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丘封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丘封的人才,一直沒有得到發揮的機會。
2. 這位科學家被丘封在實驗室里,無法參與真正有影響力的研究項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丘封”與“埋沒”、“封閉”等詞語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有才華的人被埋在丘陵之中,無法得到展示和發揮才華的機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才埋沒相關的成語,如“杯水車薪”、“珠玉在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是一位丘封的畫家,一直沒有得到展示作品的機會。
2. 初中生(13-15歲):這位優秀的學生被丘封在數學競賽中,沒有機會參加更高級的比賽。
3. 高中生(16-18歲):他是一位丘封的音樂家,沒有得到演出的機會,無法展示自己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