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褡子
基本解釋
[釋義]
(名)掛在馬身上的大型褡褳。
[構成]
偏正式:馬(褡子
[例句]
那是馬褡子。(作賓語)
詳細解釋
◎ 馬褡子 mǎdāzi
[large rectangular bag hung on a horse] 褡在馬身上的大型褡褳
亦作“ 馬搭子 ”。披在馬身上的大型褡褳。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六章:“ 衛毅 的警衛員把馬褡子搬進來。” 沉凱 《古瑪河春曉》第二八章:“ 何明 伸手在 賈格爾汗 的馬褡子里摸了一把,盡是金塊銀元。” 公劉 《太陽的家鄉》:“﹝隊長﹞說罷:拍了拍墊著坐的馬搭子。”
成語(Idiom):馬褡子
發音(Pronunciation):mǎ dā z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不負責任,輕率草率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褡子是中國傳統的一種坐騎裝備,用于保護馬匹的腹部。成語“馬褡子”形容一個人做事不負責任,輕率草率,不經過深思熟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不嚴謹、不認真,草率從事,不負責任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并無確切的記載,但與馬褡子的形象有關。馬褡子是一種重要的騎術裝備,如果沒有正確安裝,會對馬匹造成傷害。因此,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人們在處理事務時的輕率和不負責任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情總是馬褡子,從來不經過深思熟慮。
2. 這個項目的失敗完全是因為他們的馬褡子態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馬褡子”想象成一個人隨意亂跑的馬匹,形象地表示一個人做事不負責任,輕率草率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責任、謹慎等相關的成語,例如“一馬當先”、“小心翼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玩馬褡子的游戲,因為那樣容易受傷。
2. 初中生:他的作業總是馬褡子地完成,從來不認真檢查。
3. 高中生:老師批評他馬褡子地對待考試,沒有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