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
成語(Idiom):拖延
發音(Pronunciation):tuō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推遲、耽擱,不按時完成或處理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拖延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按時完成或處理事情,而是推遲或耽擱。它通常指的是人的行為,表示對工作、學習或其他事務的敷衍、懶散或遲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拖延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完成任務或工作時敷衍了事、懶散或遲緩。它可以用于各種場景,比如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延遲行為。例如,你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個同事總是在最后一刻才開始完成工作,或是形容一個學生總是拖到最后一天才開始準備考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拖延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古代有一個官員,他總是拖延處理政務,不按時完成工作。有一天,皇帝聽說了他的拖延行為,非常生氣。于是,皇帝命令他在一天之內完成一項重要任務,否則將受到嚴厲的懲罰。這個官員知道自己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于是他決定拖延時間,以躲避皇帝的懲罰。最終,他用了一種巧妙的方式拖延了時間,成功地避免了懲罰。從此以后,人們用“拖延”來形容敷衍、懶散或遲緩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拖延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是“拖”,第二個字是“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拖延交作業,每次都是最后一刻才開始寫。
2. 她的拖延性格讓她錯過了很多好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拖延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拖著一個鐘表,表示他在推遲時間。你也可以將“拖延”這兩個字的發音與你熟悉的其他詞語或音樂聯系起來,以便更容易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想進一步學習有關拖延的知識,你可以了解時間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你可以閱讀相關的書籍或參加時間管理的培訓課程,以幫助你克服拖延的習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總是拖延做作業,導致晚上睡得很晚。
2. 初中生:他拖延復習考試,結果考得很差。
3. 高中生:她總是拖延寫論文,每次都在最后一刻才開始動筆。
4. 大學生:他拖延交報告,結果被教授批評了。
5. 成年人:我意識到我有拖延的傾向,所以我開始學習時間管理的方法來改善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