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脫
基本解釋
(1).疏忽失誤。
(2).猶失落。《水滸傳》第七四回:“兩箇喫了早飯,叫小二分付道:‘房中的行李,你與我照管。’店小二應道:‘并無失脫,早早得勝回來。’” 清 李漁 《慎鸞交·私行》:“既然憂失脫,何不好收藏?”
(3).猶離散。《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先生排下卦,大笑一聲,道:‘這卦爻動,必然大兇。破財、失脫、口舌,件件有之。’”
成語(Idiom):失脫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t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言行失去常理,脫離常態,喪失理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失脫形容一個人在某種情況下喪失了正常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表現出不理智、不穩定、不可理喻的狀態。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人的行為超出了正常的范圍,喪失了理智和常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失脫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某種情況下表現出的異常行為,例如在極度憤怒、悲傷、恐懼等情緒的驅使下,人們可能會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四年》有載:“樂正子佩曰:‘狂夫之言,失脫之行也。’”這句話是描述一個人在言行上失去了常理和理智的情況。后來,人們將“失脫”作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行為超出了正常的范圍,喪失了理智和常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失”和“脫”。其中,“失”表示喪失、失去,而“脫”表示脫離、超出。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失脫”的成語,表示人的行為超出了正常的范圍,喪失了理智和常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憤怒之下,完全失脫了自己的言行。
2. 那個人的舉動太失脫了,完全不可理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失脫”記憶為“失去了常理,脫離了常態”,通過這個記憶方法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失脫相近的成語,如“喪心病狂”、“背離常理”等,以擴大對類似概念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動太失脫了,老師都不知道該怎么辦。
2. 初中生:他在考試的時候突然發脾氣,完全失脫了。
3. 高中生:他在比賽中犯規后,完全失脫了自己的情緒,對裁判大聲抱怨。
4. 大學生:他在失戀后變得很失脫,經常做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