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漉
成語(Idiom):掏漉
發音(Pronunciation):tāo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別人的行為或言語進行探究、查明真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掏漉的本義是指用勺子或別的東西去探查水中的深淺,以及把水中的泥沙、雜物等撈出來。引申為對別人的言行進行深入調查、查明真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掏漉常用于形容人對事情進行仔細研究、查明真相的行為。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對別人的言行進行深入調查、挖掘真相的行為。適用于各種日常生活和工作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記載了一個與掏漉有關的故事。主父偃是戰國時期的一位智者,他在一次宴會上看到一個人的酒杯里有沙子。主父偃看到后,沒有說出來,而是用自己的杯子掏出了沙子。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掏漉”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喜歡掏漉別人的言行,以便了解真相。
2. 她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掏漉,最終查明了真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掏漉比喻為使用勺子探測水中的深淺以及撈出雜物的行為,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另外,可以通過將掏漉與真相、調查等詞語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其詳細解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掏漉相關的成語,如探囊取物、深思熟慮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爸爸對他的作業進行了掏漉,找出了他的錯誤。
2. 初中生:老師對我們的答案進行了掏漉,找出了我們的不足之處。
3. 高中生:他喜歡對別人的觀點進行掏漉,以便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4. 大學生:在科研中,我們需要進行嚴謹的掏漉,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