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埴
基本解釋
咸質黏土。《管子·地員》:“斥埴,宜大菽與麥,其草宜萯雚,其木宜杞。”
成語(Idiom):斥埴(chì zhí)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z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斥責、批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斥埴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斥”和“埴”兩個字組成。斥有責備、指責的意思,埴指的是陶瓷制作中的黏土。斥埴的意思是用黏土來比喻批評、指責,表示對別人的過錯或錯誤進行嚴厲的斥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斥埴常常用來形容對他人的過錯或錯誤進行嚴厲的批評或指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表達對不負責任、不認真工作、偷懶等行為的不滿和批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斥埴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個陶工,他非常擅長制作陶瓷,但是他卻很懶惰。他經常偷懶不認真工作,導致他制作的陶瓷品質量低下,得到了別人的批評和指責。最后,他被人們斥責為“斥埴”,意思是用黏土制作的陶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斥埴是一個四字成語,結構為“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下屬的工作態度很不滿意,經常斥埴他們的不負責任。
2. 老師對學生的懶散態度進行了嚴厲的斥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斥埴記憶為“斥責黏土”。黏土代表制作陶瓷的材料,而斥責則表示對他人行為的批評。通過將兩個字的意義聯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記住斥埴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斥埴相關的成語,如“斥之以鼻”、“斥逐”等,來拓展對批評、指責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同學們的不認真聽講進行了斥埴。
2. 初中生:班長對遲到的同學進行了嚴厲的斥埴。
3. 高中生:父母對孩子的不好學習態度進行了斥埴。
4. 大學生:老板對員工的工作質量進行了嚴厲的斥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