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匱
成語(Idiom):虛匱 (xū kōng)
發音(Pronunciation):xū k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空虛、匱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虛指空虛,匱指匱乏。虛匱表示空虛而匱乏,沒有實質內容或資源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個事物或情況缺乏實質性內容或資源的情況,也可用來形容某人思想貧乏、知識淺薄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篇名為《徐無虛》的寓言故事,講述了徐無虛因為他的思想空虛而被人嘲笑的故事。這個故事中的“虛”和“匱”兩個字合并成了“虛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資金虛匱,無法進行下去。
2. 他的言論虛匱,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虛匱”拆解為“虛空”和“匱乏”兩個詞,虛空表示空虛,匱乏表示缺乏。可以通過想象一個空蕩蕩的倉庫,里面什么都沒有,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虛匱”相關的成語,如“虛無縹緲”、“匱乏無聊”等,進一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家的冰箱里啥都沒有了,真是虛匱啊!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文章虛匱,沒有任何深度的思考。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社會存在著很多資源虛匱的問題,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解決。
4. 大學生及以上:當代社會虛匱問題愈發凸顯,我們應該重視對知識的積累和思考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