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顏
基本解釋
翻臉。 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一折:“俺和你幾年價來往,傾心兒契合,則今日索分顏。”《水滸傳》第十九回:“ 吳用 便道:‘頭領為我弟兄面上,倒教頭領與舊弟兄分顏。’” 明 朱權 《荊釵記·合巹》:“夜來我哥哥嫂嫂分顏。”《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昇》:“又如今人為著幾貫錢鈔上,兄弟分顏,朋友破口。”
成語(Idiom):分顏 (fēn yán)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分開面容,指因喜怒哀樂而面色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分顏”由“分”和“顏”兩個字組成。“分”意為分開,指分割或分離。“顏”意為面容,指臉部表情。成語“分顏”形容因喜怒哀樂而面色改變,即情緒波動引起面色變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人因為內心的情緒變化而導致面色發生變化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人的喜怒哀樂、激動或驚訝等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謝安傳》中有一則故事。謝安是東晉時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學家,他非常重視政治上的克制和節制。有一次,謝安在宴會上聽到了一些使他非常憤怒的消息,但他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沒有流露出憤怒的表情。有人評論說:“謝安的面色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他真是一個能夠分顏的人。”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了這個好消息,不禁分顏微變。
2. 她聽到了這個壞消息,立刻分顏大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人的臉上出現了不同的顏色,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例如,喜悅時臉上泛起紅暈,憤怒時臉色變紅等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情緒相關的成語,如“笑逐顏開”、“憤怒至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看到生日蛋糕時,小明的臉上分顏了,笑得很開心。
2. 小學生:聽到老師表揚他的作文時,小紅的臉上分顏了,變得紅撲撲的。
3. 初中生:考試成績公布后,小李的臉上分顏了,變得蒼白無力。
4. 高中生:面對突如其來的考試,小剛的臉上分顏了,變得緊張而焦慮。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