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ù shì biān fú ㄅㄨˋ ㄕㄧˋ ㄅㄧㄢ ㄈㄨˊ不事邊幅(不事邊幅)
不修邊幅。《北史·王羆傳》:“ 羆 性儉率,不事邊幅?!?明 徐愛 《<傳習錄>序》:“先生明睿天授,然和樂坦易,不事邊幅?!?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不事邊幅
成語(Idiom):不事邊幅
發音(Pronunciation):bù shì biān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關心或不注意周圍的事物,只顧自己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事邊幅是一個貶義詞語,形容一個人只顧自己的事情,對周圍的人或事物不關心或不注意。這個人通常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或需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或指責那些只顧自己的人,不關心他人或社會的人。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關心或不顧及他人的需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事邊幅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李翰林的官員,他只顧自己的事情,不關心或不顧及百姓的需求。因此,他被人們稱為“不事邊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事邊幅的結構為“不”+“事”+“邊幅”,其中,“不”表示否定,“事”表示關心或注意,“邊幅”表示周圍的事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不事邊幅的人,從不關心他人的需要。
2. 這個公司的經理只顧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顧及員工的福利,真是個不事邊幅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事邊幅”與一個人只顧自己的事情相聯想,想象一個人站在邊上,只顧著自己的事情,完全不關心或不顧及周圍的人或事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關于馮夢龍的其他作品,如《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2. 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自私自利”和“見利忘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不事邊幅的人,從不幫助別人。
2. 初中生:這個學生只顧自己的學習,不關心班級的集體榮譽,真是個不事邊幅的人。
3. 高中生:這個政府官員只顧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顧及百姓的需求,真是個不事邊幅的人。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老板只顧自己的利益,對員工的福利毫不關心,真是個不事邊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