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履
成語(Idiom):鄭履(zhèng lǚ)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鄭履是一個描述人們言行舉止得體、規范的成語。它表示一個人做事恪守規則,行為得體,不越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鄭履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鄭”和“履”。其中,“鄭”表示謹慎、規范,指人們做事有分寸、恪守規則;“履”表示行走、腳步,指人們行為得體、不越界。鄭履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言行舉止得體、規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鄭履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做事有分寸、恪守規則,不越界。可以用來稱贊他人的行為得體,也可以用來自勉,提醒自己要規范自己的言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儒家學者,他講學時非常嚴謹認真,學生們都非常尊重他。有一次,董仲舒在講課時,一只鳥飛進了教室。其他學生都想去捉住鳥,但董仲舒沒有理會,繼續講課。最后,鳥自己飛走了。董仲舒的學生們非常佩服他的謹慎,紛紛對他說:“鄭履!”從此,“鄭履”就成為了形容人們言行舉止得體、規范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鄭履是一個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一向鄭履,從不越界。
2. 這位老師言行舉止都很鄭履,深受學生們的尊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鄭履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整齊的衣服,走路有規律、有節奏,行為舉止得體,不越界。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鄭履相關的成語,如“鄭重其事”、“鄭重其辭”等,來擴展對規范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鄭履的同學,他們做事都很規范。
2. 初中生:老師常常叮囑我們要鄭履,不能越界。
3. 高中生:大家都很欣賞他的鄭履作風,他的言行舉止都很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