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諸侯
基本解釋
指 殷 末八百諸侯國?!?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齊太公世家》:“遂至 盟津 。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諸侯?!?南朝 陳 徐陵 《與王僧辯書》:“八百諸侯,專心同德?!?/p>
成語(Idiom):八百諸侯
發音(Pronunciation):bā bǎi zhū 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眾多的諸侯,形容眾多的勢力分散而無法統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八百諸侯源自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分裂的諸侯國數量眾多,達到了八百個。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眾多的勢力分散,無法統一,導致政權不穩定,國家局勢混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組織、集體或團隊內部權力分散,各方勢力爭斗,導致組織無法有效統一和管理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記·春秋列傳》記載,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競相擴張,數量龐大的諸侯國達到了八百個。這個成語的故事背景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分裂局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八百(bā bǎi)是數詞,表示數量八百;諸侯(zhū hóu)是名詞,指各個分裂的諸侯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內部權力分散,形成了八百諸侯的局面。
2. 這個學校的教師們各自為政,形成了八百諸侯的局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八百諸侯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分裂局面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成一個國家里有八百個各自為政的諸侯國,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百花齊放”、“千瘡百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這個班級里有八百個同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意,就像八百諸侯一樣。
初中生:這個社團里的成員各自為政,形成了八百諸侯的局面,導致活動無法順利進行。
高中生:這個國家的政治局勢動蕩不安,充滿了八百諸侯的斗爭與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