鷩毳
成語(Idiom):鷩毳 (bì duō)
發音(Pronunciation):bì d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鳥類羽毛柔軟、華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鷩毳一詞源自《詩經·鷩鳥》:“鷩鳥于飛,余音繞梁。”其中,“鷩鳥”指的是一種羽毛柔軟、華麗的鳥類。成語“鷩毳”借用了“鷩鳥”的形象,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外表華麗、精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鷩毳常用于形容衣著華麗、裝飾精美的人或事物。可以用來夸獎他人的外表或作品的精致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鷩鳥》中的詩句描述了鷩鳥的飛翔和余音繞梁的美景。后來人們將鷩鳥的羽毛柔軟、華麗的特點引申為成語“鷩毳”,用來形容衣著或裝飾的精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穿著一襲鷩毳的禮服出席晚會,引來了眾人的贊嘆。
2. 這幅畫的細節處理非常精致,可以說是鷩毳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鳥”的音,然后想象一只羽毛柔軟、華麗的鳥在飛翔,從而記住“鷩毳”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鷩鳥的相關知識,以及其他形容華麗、精美的成語,如“繡花枕頭”、“珠光寶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穿著一身鷩毳的舞裙,在舞臺上翩翩起舞。
2. 初中生:這部電影的服裝設計非常用心,演員們身上的衣服都鷩毳得像仙女一樣。
3. 高中生:這幅畫的細節處理非常精致,每一筆都鷩毳地展現了畫家的技藝。
4. 大學生:他的寫作風格非常華麗,字里行間都鷩毳地展現了他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