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挑三檢四
發音(Pronunciation):tiāo sān jiǎn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辦事挑剔,對細節過于追求,不肯妥協或容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挑三檢四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情時非常挑剔,對細節要求極高,不肯妥協或容忍。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貶義,暗示這樣的人過于苛求,容易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困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對細節要求過高,不肯妥協或容忍。例如,當一個人在工作中對同事的工作常常挑剔,對細節過于追求,不肯容忍別人的錯誤時,可以用“他總是挑三檢四,讓人很難與他合作”來形容這個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挑三檢四的故事起源并不十分明確,但有一種說法是源自明代小說《紅樓夢》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賈母要為寶玉選妻,寶玉被要求挑選四個女子,但寶玉卻挑剔了三個女子的缺點,只選擇了一個女子。因此,人們形容一個人挑剔、追求完美,不肯妥協或容忍時,就用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挑三檢四由“挑三”和“檢四”兩個詞組成。其中,“挑三”表示挑剔三個,指對細節要求過高;“檢四”表示檢查四個,指對細節進行嚴格的檢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別人的工作總是挑三檢四,很難與他合作。
2. 她是個挑三檢四的人,對自己的外表要求非常高。
3. 老師對學生的作業總是挑三檢四,要求非常嚴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挑三檢四”與一個挑剔的人的形象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一堆物品中挑剔地挑選三個,然后又仔細檢查四個,表達了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其他成語,例如“一舉兩得”、“畫蛇添足”等,以擴展你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總是挑三檢四,讓我們寫作業特別辛苦。
2. 初中生:他是個挑三檢四的人,對自己的形象要求非常高。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的論文總是挑三檢四,要求非常嚴格。
4. 大學生:在找工作時,面試官會挑三檢四,對我們的能力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