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償
成語(Idiom):酬償(chóu cháng)
發音(Pronunciation):chóu ch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別人的付出或幫助給予相應的回報或報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酬償”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其中“酬”指報答、回報,表示給予相應的報答;“償”指償還、補償,表示對別人的付出或幫助給予相應的回報或報答。這個成語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互惠互利關系,表達了人們應該感恩并回報別人的思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在得到幫助或受到恩惠后,應該主動回報、報答對方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表達對他人的感激之情,并表示愿意以某種方式回報對方的善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曾經說過:“吾與回也孰異?聽其言而觀其行,與其酬其恩也,豈若不虛?”意思是說,我和回(一位孔子的學生)有什么區別?聽他說話,看他的行為,他對我的恩情我怎么能不回報呢?這段話表達了孔子對回的感激之情,并表示愿意回報對方的善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酬償”的結構為“動詞 + 動詞”,其中“酬”為第一個動詞,表示報答、回報;“償”為第二個動詞,表示償還、補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我的幫助非常大,我一定會找機會酬償他的。
2. 感謝你的支持和幫助,我會用實際行動來酬償你的。
3. 他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人,對別人的幫助總是能夠酬償得很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將“酬”和“償”兩個字分別與“報答”和“回報”進行聯想,形成一個完整的意境。同時,可以結合故事起源中的孔子和回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酬償相關的成語,如“報恩圖報”、“感恩戴德”等,了解更多關于感恩、回報的成語和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的幫助很多,我會用好成績來酬償老師的。
2. 初中生:朋友在我困難的時候給了我很多幫助,我一定會用行動來酬償他的。
3. 高中生:父母為我付出了很多,我將來一定要努力學習,酬償他們的辛勤。
希望這個關于“酬償”詞語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