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斷
基本解釋
(1).打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石乞 、 壺黶 攻 子路 ,擊斷 子路 之纓。”
(2).專斷;決斷。《戰國策·秦策三》:“今太后擅行不顧, 穰侯 出使不報, 涇陽 華陽 擊斷無諱: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漢書·王莽傳上》:“於是附順者拔擢,忤恨者誅滅。 王舜 、 王邑 為腹心, 甄豐 、 甄邯 主擊斷, 平晏 領機事, 劉歆 典文章, 孫建 為爪牙。” 宋 王安石 《司農卿分司南京陳公神道碑》:“劾公擅擊斷,不聽用佐吏。” 明 歸有光 《歸氏世譜》:“年少精敏,能擊斷。”
(3).果敢堅決。 宋 司馬光 《送聶之美任雞澤令》詩:“椎埋吏難禁,擊斷世稱賢。” 宋 劉克莊 《賀新郎·戊戌壽張守》詞:“總喫著君侯方寸。不要 漢 廷夸擊斷,要史家編入循良傳。”
英文翻譯
1.strike off
成語(Idiom):擊斷
發音(Pronunciation):jí d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打破、斷裂、中斷等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擊斷是一個動詞短語,由“擊”和“斷”兩個詞組成。它的基本含義是指用力打破或斷裂某物,也可以表示中斷或截斷某種行為或過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擊斷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力量強大或猛烈的打擊,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行為或過程被迅速中斷或截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擊斷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但在古代的戰爭中,擊斷武器或敵人的防御是戰斗中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擊斷這個成語可能與戰爭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擊斷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動詞“擊”和動詞“斷”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拳擊斷了木板。
2. 這次戰斗中,我們成功地擊斷了敵人的防線。
3. 他的話突然擊斷了我們的談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類比來記憶擊斷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用力打破或斷裂某物,或者想象一個行為或過程被迅速中斷或截斷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擊斷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擊斷有關的成語,如“一擊必斷”、“斷章取義”等。同時,也可以學習與擊斷相關的其他詞語,如“斷裂”、“中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力一腳擊斷了足球門柱。
2. 初中生:這個故事的情節非常緊湊,每一個情節都像是一個擊斷的閃電。
3. 高中生:在這個電影中,主人公用一場大火擊斷了自己過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