餒棄
成語(Idiom):餒棄(něi qì)
發音(Pronunciation):nèi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放棄,失去信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餒棄是指因為受到挫折或困難而放棄努力,失去信心,不再堅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挫折時,喪失信心,放棄努力。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毅力、輕易放棄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昭公十五年》。當時,齊國的國君昭公派遣了大夫召公去楚國做使者,希望能夠聯合楚國對抗強大的晉國。然而,楚國的國君楚昭王卻對齊國的請求置之不理,召公只好失望地返回齊國。昭公見到召公后問他楚國的答復,召公回答說:“楚王只是笑而不答?!闭压牶蠓浅嵟X得楚國對齊國的請求不予理睬是對齊國的侮辱。于是,昭公下令對楚國發動戰爭。然而,在戰爭初期,齊國軍隊遭到了楚國的強大抵抗,齊國軍隊士氣低落,戰斗力下降。昭公見狀,大為失望,對召公說:“我派你去楚國做使者,本是希望能夠聯合楚國對抗晉國,現在卻遭到了楚國的強烈抵抗,我真是太失望了?!闭俟牶笊罡凶载煟X得自己沒有盡到使者的職責,沒有說服楚國與齊國聯合,所以導致了戰爭的失敗。于是,召公決定自責地辭去了大夫的職務,從此不再為齊國效力。這個故事中的“餒棄”一詞,就是由召公辭去大夫職務的情景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餒”(něi)是動詞,表示失去信心;第二個字“棄”(qì)是動詞,表示放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不能餒棄,要堅持下去。
2. 他曾經因為一次失敗而餒棄了自己的夢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餒棄”這個成語與召公辭去大夫職務的故事聯系起來,通過想象召公失去信心,放棄努力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餒棄”相近或相似含義的成語,如“灰心喪氣”、“喪失斗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我不會餒棄,我會繼續努力。
2. 初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挫折,但我不會餒棄,我相信只要堅持努力,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雖然我在追求自己的夢想的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我不會餒棄,我會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