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聳
基本解釋
高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沽河》:“又南出峽,夾岸有二城,世謂之 獨固門 。以其藉嶮憑固,易為依據,巖壁昇聳,疎通若門,故得是名也。”
高高聳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沽河》:“夾岸有二城,世謂之 獨固門 ,以其藉險憑固,易為依據,巖壁升聳,疎通若門,故得是名也。”
成語(Idiom):升聳(shēng sǒng)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g s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高聳挺拔,突出于眾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物體高大挺拔,突出于周圍的景物之上。也可用來形容人的氣質高尚,突出于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寫高山、樓宇、樹木等高大的物體,也可用來形容人的威嚴、氣勢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升聳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七年》中,原文為“鄭人諫曰:‘升聳之事,唯觀于山。’”意為只有山峰才能真正體現升高挺拔的形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山峰升聳,云霧繚繞,景色十分壯觀。
2. 這座建筑物高聳入云,給人一種莊嚴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山峰高聳入云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高聳、突出相關的成語,如“屹立”、“挺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山升聳在田野中,好像一只巨大的動物。
2. 小學生:大樓高聳入云,給人一種宏偉的感覺。
3. 初中生:他的成績一直升聳,成為班級中的佼佼者。
4. 高中生:這座城市的摩天大樓升聳于地平線上,猶如一座現代化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