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禁
基本解釋
禮儀的約束。 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縱情遂欲,不顧禮度;出入游放,不拘儀禁。”
成語(Idiom):儀禁 (yí jìn)
發音(Pronunciation):yí j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禮儀和法律的規定和禁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禁是由“儀”和“禁”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儀”指的是禮儀,即規范人們行為的一套準則;“禁”指的是禁令,即法律規定的限制和禁止的行為。儀禁的意思是指禮儀和法律的規定和禁令,要求人們遵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儀禁常用于形容社會秩序良好,人們遵守禮儀和法律的狀態。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守規矩、違法亂紀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大學》中有一句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段話強調了人們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和法律禁令。后來,人們將其中的“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兩句話合并起來,形成了成語“儀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社會的穩定離不開儀禁的約束。
2. 這個國家的儀禁非常嚴格,違法者必將受到嚴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儀”代表禮儀,“禁”代表禁令,通過聯想兩個字的意思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法律和禮儀規范,加深對儀禁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遵守學校的儀禁,不準亂扔垃圾。
2. 初中生:作為班級的代表,我要維護學校的儀禁,讓大家都能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學習。
3. 高中生:社會的儀禁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我們應該自覺遵守。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自覺遵守學校的儀禁,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