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戶
成語(Idiom):鶯戶
發音(Pronunciation):yīng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房屋空虛荒涼,無人居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鶯戶”由“鶯”和“戶”兩個字組成。其中,“鶯”是指鳥類中的一種美麗的鳥,常常在春天歌唱;“戶”指的是門戶。這個成語形容房屋荒涼空虛,沒有人居住,就像鳥兒的歌聲沒有人聽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房屋空蕩蕩、無人居住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一些荒廢的房屋、空置的房屋或者人去樓空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六》記載了一個故事。齊國國君齊襄王曾經在一次巡游中路過一個廢棄的宅子,他看到宅子的門戶前有一只鶯鳥在歌唱,但是卻沒有人居住。齊襄王感嘆道:“鶯有歌而無人聽,宅有戶而無人居。”于是,成語“鶯戶”就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別墅已經空置多年,成了一座鶯戶。
2. 那個村子里的許多房屋都是鶯戶,沒有人居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只鶯鳥站在一個空蕩的門戶前,高歌一曲卻沒有人聽,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房屋、居住相關的成語,如“草木皆兵”、“人去樓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旁邊有一座鶯戶,我經常聽到鶯鳥的歌聲。
2. 初中生:我們學校附近有一片荒廢的房屋,都成了鶯戶。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許多樓盤都是空置的,成了一座座鶯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