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焉者
基本解釋
《禮記·中庸》:“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鄭玄 注:“下謂臣也?!?朱熹 集注:“下焉者,謂圣人在下,如 孔子 雖善於禮,而不在尊位也?!焙笠浴跋卵烧摺敝复蔚日摺?宋 吳如愚 《準齋雜說·五累說》:“下焉者困而不學,雖無所知見,而此心以不明為累,所謂下愚也?!?宋 林景熙 《洗心錄序》:“上焉者,不待勸戒,而自為善;下焉者,雖有勸戒,而不能已其為惡?!?/p>
成語(Idiom):下焉者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yān zh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下位者或下級人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焉者是一個古代成語,由“下”、“焉”、“者”三個字組成。其中,“下”表示低下的位置或地位,“焉”表示那里或那個地方,“者”表示人。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低位或下級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在社會、組織或團隊中處于較低地位的人。它可以用來描述工作中的下屬、學校中的學生或其他類似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下焉者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封禪書》中。在古代的封禪儀式中,國君會親自上山祭祀天地,而位于山下的百官則被稱為下焉者。因此,下焉者一詞開始被用來指代低位或下級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下焉者是一個三字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團隊中,他是下焉者,需要遵守上級的安排。
2. 學校里的學生都是下焉者,需要尊重老師的教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下”想象成低下的位置,將“焉”想象成那個地方,將“者”想象成人,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上位者”、“下屬”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運用下焉者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是班級里的下焉者,需要聽從老師的指導。
2. 初中生:在籃球隊中,我是下焉者,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
3. 高中生:在學校的學生會中,我是下焉者,負責協助組織各項活動。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我是下焉者,需要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驗。
5. 成年人:在公司中,我是下焉者,需要按照上級的安排完成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