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遽
基本解釋
指邊境警報。遽,驛車。古時以邊地的驛車傳遞警報,故稱。《國語·吳語》:“ 吳 晉 爭長未成,邊遽乃至,以 越 亂告。” 韋昭 注:“遽,傳也。” 唐 李商隱 《城上》詩:“邊遽稽天討,軍須竭地征。”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咸淳三事》:“ 咸淳 癸酉夏,邊遽日聞,既而 襄州 失守,朝野震動。”
成語(Idiom):邊遽
發音(Pronunciation):biān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動迅速,速度極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邊遽是由“邊”和“遽”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邊,表示同時進行的動作;遽,表示急速、迅猛。邊遽指的是同時進行的動作非常迅速,速度極快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邊遽多用于形容人的行動迅速,常用于夸獎或贊揚某人的敏捷和迅猛。可以用來形容運動員比賽時的快速動作,或者形容某人在工作或學習中的迅速反應和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邊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李膺傳》中。李膺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名將,他非常勇猛,作戰時行動迅速,敵人無法阻擋。有一次,李膺率領部隊與敵人作戰,他的行動非常迅猛,以至于敵人無法及時反應。后來,人們就用“邊遽”來形容李膺的行動迅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邊遽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反應非常邊遽,立刻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2. 這位運動員的速度真是邊遽,簡直就像一道閃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邊遽”與“閃電”聯系在一起進行記憶。想象一下閃電般的速度,就能記住邊遽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速度和迅猛相關的成語,如“風馳電掣”、“迅猛如雷”等,擴大對漢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跑得邊遽,追上了小紅。
2. 小學生:他的反應非常邊遽,立刻就按下了緊急按鈕。
3. 初中生:這位運動員的速度真是邊遽,簡直像一道閃電一樣快。
4. 高中生:考試的時候,她的答題速度非常邊遽,幾乎沒有浪費任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