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明釭
成語(Idiom):釘明釭
發音(Pronunciation):dīng míng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直截了當,毫不含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釘明釭是一個四字成語,由“釘”、“明”、“釭”三個字組成。釘指的是釘子,明指的是明亮,釭指的是機關的一部分。這個成語比喻言辭直截了當,毫不含糊,沒有任何隱晦或模棱兩可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當我們需要直接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不希望引起歧義或誤解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自己的言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釘明釭這個成語最早見于《漢書·張敞傳》。傳說張敞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忠誠的官員,他上書給皇帝時,使用了非常直接明了的言辭,沒有任何隱晦或模棱兩可的意思。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衍生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回答釘明釭,沒有任何猶豫。
2. 這位老師講課很有條理,每個觀點都釘明釭,讓學生非常容易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使用釘子把明亮的燈泡釘在機關上,表示直截了當,毫不含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如“鐵面無私”、“言簡意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答案釘明釭,老師都夸我。
2. 初中生:他的發言釘明釭,沒有留下任何疑問。
3. 高中生:在寫文章時,要注意用詞要釘明釭,不要含糊不清。
4. 大學生:在辯論賽中,我們要用有力的論據和釘明釭的觀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