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兵聞拙速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wén zhuō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戰士聽到敵人的動靜,立即采取迅速的行動,不顧自身的拙劣條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兵聞拙速是一個描寫戰士在戰場上聽到敵人的動靜后,迅速行動的成語。拙速意為拙劣的條件下的迅速行動,強調在困難的情況下,戰士應該敏銳地反應并迅速采取行動,不顧自身的困難與不利條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兵聞拙速常用于形容戰士在戰場上聽到敵人的動靜后,立即采取迅速行動的情景。也可用于比喻在困難的情況下,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并采取行動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年》中有一則故事,當時魯國的大夫公叔文子提出要攻打齊國,但是其他大夫們都認為魯國的軍隊不足以與齊國抗衡。公叔文子聽到后,立即采取了行動,帶領軍隊迅速出征。最終,魯國戰勝了齊國,大夫們才明白了公叔文子的拙速之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兵(戰士)+ 聞(聽到)+ 拙速(拙劣的條件下的迅速行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戰士們兵聞拙速,立即展開反擊。
2. 在困境中,我們應該兵聞拙速,迅速做出反應并采取行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兵聞拙速與戰士在戰場上聽到敵人動靜后立即采取行動的情景聯系在一起。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名戰士,聽到敵人的動靜后,立即做出迅速的反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戰爭、軍隊相關的成語,例如“兵不厭詐”、“兵強馬壯”等,以豐富你的詞匯量,并加深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戰士們兵聞拙速,迅速集結,保護了我們的家園。
2. 初中生:在考試中遇到難題時,我們應該兵聞拙速,迅速思考并解決問題。
3. 高中生: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我們應該兵聞拙速,迅速調整自己的狀態并面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