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波
基本解釋
(1).謂水波奔騰。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馳波跳沫,汩濦漂疾,悠遠長懷。” 清 喬萊 《下灘》詩:“ 湘 南三月 湘 水生,馳波跳沫空江鳴。”
(2).指奔騰的水波。 南朝 齊 謝朓 《臨楚江賦》:“爾乃云沉西岫,風動中川,馳波鬱素,駭浪浮天。”
(3).指漏壺不停滴水。 南朝 宋 鮑照 《代蒿里行》:“馳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錢仲聯 注:“《樂府詩集》一作‘漏馳催永夜,露宿逼短晨’。”
成語(Idiom):馳波(chí bō)
發音(Pronunciation):chí b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快速奔馳,迅疾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馳波一詞源于古代的馬匹奔跑場面,形容快速行動、迅疾奔馳的狀態。在現代漢語中,馳波常用來形容人或物快速行動的情況,強調速度快、迅疾有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馳波一詞常用于描述人或物的快速行動,可以用于各種場景,例如:
1. 形容人快速奔跑:他馳波而過,眨眼間就消失在了遠處。
2. 形容車輛飛速馳騁:賽車手在賽道上馳波飛馳,速度驚人。
3. 形容信息傳遞迅速: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信息馳波的速度越來越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馳波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確,但這個成語的意義與古代馬匹奔跑的場景有關。在古代,馬匹是人們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快速奔跑的馬匹場面令人印象深刻,因此馳波成為了形容快速行動的一個常用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馳波是一個動賓短語,由“馳”和“波”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馳波而過,眨眼間就消失在了遠處。
2. 賽車手在賽道上馳波飛馳,速度驚人。
3. 高速列車馳波而過,只留下一道模糊的身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馳波這個成語:
1. 聯想記憶:想象一匹奔馳的馬在波浪般的場景中快速行進,馳波的形象會更加生動。
2. 創造句子:自己動手創造一些例句,將馳波這個成語運用到實際的語境中,有助于記憶和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馳波成語,還有一些與快速行動相關的成語可以進一步學習,例如:
1. 疾馳:形容快速奔跑,速度極快。
2. 飛馳:形容快速行駛,速度極快。
3. 迅疾如風:形容速度極快,迅猛無比。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小明騎著自行車馳波而過,一下子就到了學校。
2. 初中生(13-15歲):運動員在賽場上馳波奔跑,爭奪冠軍。
3. 高中生(16-18歲):信息時代,網絡信息馳波傳遞,迅速連接世界。
4. 大學生及成年人:市中心的街道上車輛馳波而過,忙碌的都市生活。
請注意,以上例句僅供參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年齡層次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