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發音(Pronunciation):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zhī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動迅猛如雷電,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是一個由四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其中,“迅雷”指的是閃電般快速的雷鳴聲,“不及”表示來不及,掩耳指的是迅雷聲音如此之大,需要用手掩住耳朵。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形容行動迅猛如雷電,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常用于形容某種行動或變化的速度之快,令人無法及時做出反應的情況。例如,在戰爭中,某一方采取了迅猛的攻勢,使敵方完全無法抵擋,就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最早出自《莊子·外物》篇:“迅雷風烈,掩耳盜鈴?!边@句話原本是用來形容莊子對于外物的淡漠態度,意思是莊子對于外界的聲音和事物都不感興趣,就像聽到雷聲或者盜賊的鈴聲時,掩住耳朵一樣。后來,這句話被引申為形容某種行動的迅速和突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形容詞“迅雷”、“不及”和動詞短語“掩耳之勢”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反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使得對手毫無還手之力。
2. 那支隊伍的進攻如同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對方防線瞬間崩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想象成一道閃電,在我們掩耳之前已經迅速通過,無法及時做出反應??梢酝ㄟ^這樣的形象來記憶并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迅猛如雷、快如閃電等,來擴展對于速度快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跑得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媽媽都來不及追。
2. 小學生:故事中的英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救出了被困的人們。
3. 初中生:這個隊伍的攻勢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手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4. 高中生:考試的時候,他的答題速度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其他同學都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