饤饾
基本解釋
(1).將食品堆迭在盤中,擺設出來。 唐 韓愈 《喜侯喜至贈張籍張徹》詩:“呼奴具盤飱,飣餖魚菜贍。” 宋 王安石 《甘棠梨》詩:“主人捐千金,飣餖留四坐。”
(2).指擺設的多而雜的食品。 宋 黃庭堅 《次韻無咎閻子常攜琴入村》詩:“歲豐寒士亦把酒,滿眼飣餖梨棗多。” 宋 洪邁 《夷堅丙志·生肉勸酒》:“ 張 歸而慍曰:‘……羊一槃,豬一槃,鴨、鷄各一槃,凡四品,槃各四巨楪,皆生物也。飣餖雖豐,豈復可食!’”
(3).比喻堆砌、雜湊。 宋 楊萬里 《歸途觀劉寺新迭石山》詩:“細看分明非飣餖,如何彫得許玲瓏!”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唐 人雖為律詩,猶以韻勝,不以飣餖為工。” 余嘉錫 《論學雜著·馬子才文》:“‘宛委別藏’中所收 元 人類書有二種,一曰《羣書通要》,二曰《羣書類編故事》,所列多習見,無甚珍秘,且有訛誤……《羣書通要》尤飣餖簡略。”
(4).指詞句的安排羅列。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四七:“ 楊夢信 有《題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二絶》,其一云:‘學詩元不離參禪,萬象森羅總現前,觸著現成佳句子,隨機飣餖便天然。’”
成語(Idiom):饤饾(dìng dūn)
發音(Pronunciation):dìng d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食物豐盛,充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饤饾是一個由兩個相同的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饤”是指飯食,而“饾”是指美味的飯食。合在一起,饤饾表示食物豐盛,充足的意思。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宴席上食物的豐盛,也可以用來形容生活富裕,物質充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饤饾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宴會、節日或者喜慶場合中的豐盛飯菜。比如在婚宴上,可以用“宴席饤饾,菜肴豐盛”來形容食物的豐盛程度。此外,饤饾還可以用來形容生活富裕,物質充足的情況。比如可以說“他家境饤饾,生活無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饤饾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莊公十四年》中。據說,齊國的莊公舉辦宴會,菜肴非常豐盛,飯食充足。當時,有人形容這頓宴席的菜肴豐盛,食物充足,用了“饤饾”這個詞來形容。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成語,用來形容食物豐盛,充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饤饾是由兩個相同的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宴席饤饾,菜肴豐盛。
2. 他家境饤饾,生活無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饤饾拆分為兩個部分,其中“饤”可以聯想到豐盛的食物,而“饾”可以聯想到美味的飯菜。通過將兩個部分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食物相關的成語,如“美味佳肴”、“饕餮盛宴”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的午餐真饤饾,我吃得很飽。
2. 初中生:我們班同學準備了很多食物,宴會上菜肴饤饾,大家都吃得很開心。
3. 高中生:他家境饤饾,不用為生活擔心,可以專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