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賢
基本解釋
(1).推崇有德才的人。上,通“ 尚 ”。《老子》:“不上賢,使民不爭。”《韓非子·忠孝》:“是廢常上賢則亂,舍法任智則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賢。”《漢書·藝文志序》:“選士大射是以上賢。”
(2).德才超著的人。《荀子·正論》:“上賢祿天下,次賢祿一國,下賢祿田邑。”《漢書·翼奉傳》:“ 周 至 成王 ,有上賢之材,因 文 武 之業,以 周 召 為輔,有司各敬其事,在位莫非其人。” 晉 傅玄 《傅子》卷四:“以 曄 之明智權計,若居之以德義,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賢,何以加諸。”
(3).謂德才超人。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士人民家,則雖以 孔子 之至賢,僅攝相事; 顏淵 之上賢,不得一命。”
成語(Idiom):上賢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g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尊敬、推崇有才德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賢是由“上”和“賢”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上”表示尊敬、推崇,而“賢”表示有才德、有德行。上賢的含義是對有才德的人表示尊敬和推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上賢常常用來形容對有才德的人的敬仰和推崇之情。可以用于贊美老師、學者、領導等有才德的人。也可以用于表達對前輩、前人的敬仰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上賢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有一則關于孔子的故事與之相關。相傳孔子曾經說過:“上賢若天,下賢若地。”這句話意味著對有才德的人的推崇和敬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上賢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上”和名詞“賢”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學會尊重和上賢,才能不斷進步。
2. 這位教授是我們學校的上賢,他的才華和學識深受學生們的尊敬。
3. 學習上賢的優點和品質,是我們成長的重要一部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上賢”與“尊敬有才德的人”聯系起來,將其與孔子的名言“上賢若天,下賢若地”聯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上賢相關的成語,如“上下同欲者勝”、“上行下效”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是我心中的上賢,他教我做人做事要有道德。
2. 初中生:老師是我們學習上的賢人,我們要好好學習向他們學習。
3. 高中生:我們學校的校長是一位上賢,他在教育事業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