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俗
成語(Idiom):免俗
發音(Pronunciation):miǎn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擺脫俗套,不受常規束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免俗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不受常規規定的束縛,擺脫了平凡、俗套的限制,具有獨特性和創新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免俗一詞常用于形容個人的行為、思維或作品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突破了傳統的思維模式。也可用于形容某個事件或現象與常規不同,具有新穎或獨特的特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免俗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一文中。莊子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個關于不受常規束縛的故事。故事中,莊子的朋友帶著一只狗去逛市場,但不論他怎么帶著狗走,狗都不愿意跟著他,而是跟著別人。莊子的朋友感到困惑,于是問莊子為什么狗不愿意跟著他。莊子回答說,因為你太過于俗套,狗不愿意與你為伍。從此以后,免俗一詞就被用來形容不受常規束縛的人或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免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設計作品總是充滿了創意,免俗而獨特。
2. 這部電影的劇情很免俗,與傳統的故事情節不同。
3. 她的服裝品味很免俗,總能穿出與眾不同的風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免俗這個詞與“脫俗”聯想在一起,脫俗即擺脫俗套,與眾不同。可以通過這個聯想來記憶免俗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免俗一詞在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它強調了個體的獨特性和創新性。學習免俗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擺脫常規思維的束縛,還可以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應該鼓勵自己免俗,勇于突破傳統,追求與眾不同的價值。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畫不一樣的畫,因為免俗的畫更有趣。
2. 初中生:他的個性很免俗,總是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3. 高中生:我希望我的作文能夠免俗,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
4. 大學生:大家都在追求免俗的生活方式,追求與眾不同的個性。
5. 成年人:在職場中,我們應該努力免俗,不拘一格,展現自己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