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
基本解釋
(1).謂以滑、甘調制酸、苦、辛、咸四種滋味。《禮記·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 鄭玄 注:“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是謂六和。” 孔穎達 疏:“以四時有四味,皆有滑有甘,益之為六也,是為六和也。”按 鄭 注系據《周禮·天官·食醫》經文。后用以指多種美味。 南朝 梁 沉約 《需雅》之二:“五味九變兼六和,令芳甘旨庶且多。”
(2).佛教語。謂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宋 黃庭堅 《仰山簡和尚真贊》:“不戒而六和恭敬,不禪而十方清浄。”
成語(Idiom):六和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六個方面或六個要素和諧共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和是一個表示和諧共處的成語,其中的“六”表示六個方面或六個要素,而“和”表示和諧。這個成語強調在不同的方面或要素之間保持和諧的關系,以實現共同的目標或利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和常用于描述人際關系、團隊合作、社會和諧等方面。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共同努力以實現共同目標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和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文中。莊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他以逍遙自在的生活態度而聞名。在這篇文章中,莊子描述了一個理想的社會狀態,其中人們和諧共處,沒有爭斗和沖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和的結構是“六”和“和”的組合,其中“六”表示六個方面或六個要素,而“和”表示和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團隊中,大家互相合作,六和共處。
2. 這個社區的居民都非常友善,六和相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六”和“和”兩個字分開記憶,然后想象六個人圍坐在一起和諧共處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和諧相關的成語,如“和衷共濟”、“和而不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同學都很友好,每天一起玩耍,六和共處。
2. 初中生:在班級里,大家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六和相處。
3. 高中生:社團活動中,我們通過合作和協調,六和共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4. 大學生: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以六和的心態面對挑戰。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與同事和睦相處,保持六和的關系,共同為公司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