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屁勃
基本解釋
亦作“ 馬屁浡 ”。即馬勃。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十·馬勃》﹝附方﹞:“臁瘡不斂,蔥鹽湯洗浄拭乾,以馬屁勃末傅之,即愈。” 明 周履靖 《群物奇制·器用》:“油籠漆籠漏者,以馬屁浡塞之即止。”參見“ 馬勃 ”。
成語(Idiom):馬屁勃 (mǎ pì bó)
發音(Pronunciation):mǎ pì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拍馬屁的人非常勤奮和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屁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非常勤奮和主動,尤其在向上級或有權勢的人表達崇拜和奉承時。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為了博取他人歡心或謀取私利而刻意奉承的人。馬屁勃的人常常會主動迎合上級的意見和需求,以期獲得某種好處或提升自己的地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屁勃的情景常常出現在工作場合或社交場合中,特別是在與上級或有權勢的人打交道時。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過分奉承或拍馬屁的人,通常帶有貶義的含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馬屁勃的具體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與古代的官場有關。在古代官場中,為了博取上級的歡心和提升自己的地位,一些官員會刻意奉承和拍馬屁。這種行為被認為是不誠實和虛偽的,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馬屁勃由“馬”、“屁”、“勃”三個字組成,其中“馬”表示拍馬屁,表達奉承和迎合的意思;“屁”表示虛偽和不誠實;“勃”表示勤奮和主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馬屁勃的人,總是主動迎合上級的意見。
2. 這個員工為了博取上司的歡心,總是拍馬屁,真是夠惡心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馬屁勃”與拍馬屁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騎著馬,不停地拍打馬屁來表達奉承和迎合的意思,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馬屁勃,還有一些與奉承和拍馬屁相關的成語,例如“拍馬屁”、“巴結”、“阿諛奉承”等。可以進一步學習這些成語,了解更多關于奉承和虛偽的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馬屁勃地向老師表達敬意。
2. 初中生:為了提高自己的成績,他馬屁勃地向班主任請教學習方法。
3. 高中生:為了獲得獎學金,他馬屁勃地向校長展示自己的才華。
4. 大學生:為了找到好工作,他馬屁勃地向公司領導獻上自己的建議。
5. 成年人:為了得到晉升機會,他馬屁勃地向上司表達自己的忠誠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