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 ,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ㄆㄧㄥˊ ㄕㄧˊ ㄅㄨˋ ㄕㄠ ㄒㄧㄤ ,ㄌㄧㄣˊ ㄕㄧˊ ㄅㄠˋ ㄈㄛˊ ㄐㄧㄠˇ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亦作“閒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謂平日不早作準備或努力,到事情緊急時才匆忙設法。《水滸傳》第十六回:“ 何清 笑道:‘哥哥正是“急來抱佛腳,閒時不燒香”。’” 明 張誼 《宦游紀聞·抱佛免罪》:“ 云南 之南一番國,其俗尚釋教,人有犯罪應誅者……恐急,奔往某寺中抱佛腳。故俗諺云:‘閒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魯迅 《華蓋集續編·<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我現在才知道 南池子 的‘政治學會圖書館’去年‘因為時局的關系,借書的成績長進了三至七倍’了,但他‘家 翰笙 ’卻還‘用“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十個字形容當今學術界大部分的狀況’。”
成語(Idiom):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 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平常時不燒香,只在危急關頭才求助佛祖。形容平時不做準備,只在關鍵時刻臨時求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第一部分“平時不燒香”表示平時沒有做好準備或者沒有做必要的事情。第二部分“臨時抱佛腳”表示在關鍵時刻才去求助或者做一些應急措施。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平時不做準備,只在關鍵時刻臨時求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平時不努力學習,只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的學生;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平時不注意健康,只在生病時才去看醫生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有很多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是這樣的:在古代,有一個人非常懶惰,平時從來不做任何準備,只有在關鍵時刻才想辦法解決問題。有一天,他聽說有一場大火要燒毀他的家,他非常害怕失去一切,于是他匆忙跑到寺廟里求佛祖保佑他的家平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平時不做準備只能在關鍵時刻臨時求助是不可取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平時不燒香”和“臨時抱佛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時不好好學習,考試前才臨時抱佛腳。
2. 她平時不鍛煉身體,只有感冒了才去看醫生,真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平時不燒香,只有在關鍵時刻才去抱佛腳,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準備和求助相關的成語,比如“未雨綢繆”和“畫蛇添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平時不好好做作業,只有考試前才臨時抱佛腳。
2. 初中生:他平時不認真學習,只有在期末考試前才臨時抱佛腳,結果成績很差。
3. 高中生:我平時不積極參加課外活動,只有在申請大學時才臨時抱佛腳,這樣的表現不夠優秀。
4. 大學生:他平時不好好學習,只有在畢業前才臨時抱佛腳,這樣的學習態度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