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贖
基本解釋
謂 耶穌 代世人贖罪。 太平天囯 洪秀全 《醒世文》詩:“天父上帝恩愛世,不惜太子受苦辛,代贖吾儕重罪孽,后命門生傳福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欽定軍次實錄》:“遏欲存理之行,即所以獲福避禍之道;但不可先有獲福之心,宜先有遏欲之實,而真福自慰乎心乎?其功在於悔罪改過,信代贖、遵天條、愛上帝者,必有加於榮寵焉。”
成語(Idiom):代贖(dài shú)
發音(Pronunciation):dài s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代他人償還債務或贖回財物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代贖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代”和“贖”。其中,“代”意為代替、代理,表示代替他人行事;“贖”意為償還、贖回,表示解救或贖回。因此,“代贖”指的是代替他人償還債務或贖回財物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代替他人償還債務或贖回財物的情況。例如,當一個人因為經濟困難無法償還債務時,他可以找到一個愿意代替他償還債務的人,這就是代贖的一種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被困在魏國的監獄中。他的朋友荀卿為了解救他,代替他償還了巨額贖金,使孟嘗君得以重獲自由。這個故事成為了“代贖”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代贖”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代”為動詞,表示代替;“贖”為動詞,表示償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傾盡所有代贖了朋友的債務。
2. 父親為了代贖兒子的錯誤行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代贖”。可以想象一個人代替另一個人贖回財物,或者一個人代替另一個人償還債務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代贖”相關的成語,例如“代人受過”、“代人作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代贖了我的游戲機,我很感激他。
2. 初中生:他為了幫助朋友代贖了一筆債務,展現了真正的友誼。
3. 高中生:她代贖了她妹妹的錯誤行為,為了保護她的未來。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可以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成語“代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