縩綷
成語(Idiom):縩綷 (cǎi cuì)
發音(Pronunciation):cǎi c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狡詐,虛偽不真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縩綷一詞由“縩”和“綷”兩個字組成。縩指的是踩踏,綷指的是多種顏色的綢緞。縩綷形容人言辭虛偽,不真實,像是踩在彩色的綢緞上一樣,表面看起來華麗,實際上卻沒有實質內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言辭虛偽,口是心非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說話不真誠,善于掩飾真實意圖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路上發現了一塊金子,但他不敢直接撿起來,而是用腳輕輕地踩在綢緞上。這個故事寓意人們在面對金錢和利益時,往往會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表現出虛偽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縩綷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辭縩綷,讓人難以相信他的誠意。
2. 這個政客常常說一套做一套,真是縩綷至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踩在彩色的綢緞上,表面看起來華麗,但實際上卻沒有實質內容,就像是言辭虛偽的人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等,來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表演縩綷得像一只彩蝶飛舞。
2. 初中生:這個政客的演講縩綷,讓人難以相信他的承諾。
3. 高中生:他的言辭縩綷,讓人懷疑他的動機和目的。
4. 大學生:這篇文章的觀點縩綷,缺乏實質性的論證和證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