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糒
基本解釋
干糧。《東觀漢記·元賀傳》:“﹝ 賀 ﹞為 九江 太守,行縣齎持乾糒,但就溫湯而已。”《舊唐書·郝處俊傳》:“賊徒奄至,軍中大駭。 處俊 獨據胡床,方餐乾糒,乃潛簡精鋭擊敗之。”《東周列國志》第三五回:“ 狐毛 進乾糒, 介子推 捧水以進, 重耳 與諸人各飽食。”
成語(Idiom):干糒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b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不顧自己的生活、安危,義無反顧地奮斗、工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干糒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干的意思是努力工作,糒的意思是干糧。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人們不顧個人的困難和舒適,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奮斗不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干糒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追求目標時的勤奮努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它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辭辛勞地付出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干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李斯列傳》中。相傳戰國時期,李斯是秦國的一位重要政治家,他為了國家的興盛,不顧個人的生活和安危,全力以赴地工作。有一次,李斯在秦王面前忙碌了一整天,連飯也沒來得及吃。秦王看到李斯疲憊的樣子,問他是否吃過飯,李斯回答說:“臣雖未嘗食肉糜,但干糒至矣。”這句話意思是雖然我沒有吃過肉食,但我已經吃過干糧了。從此,干糒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人們為了追求目標而不顧個人的困難和舒適,全身心地奮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干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干和糒都是形容詞。其中,干表示努力、勤奮,糒表示干糧、食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每天都干糒地工作。
2. 她是一個干糒的人,從不怕辛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干糒這個成語。干糒的“干”字可以聯想到干勁十足,而“糒”字可以聯想到干糧,表示不顧個人困難,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奮斗不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全力以赴”、“不辭辛勞”等,來拓展對干糒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我每天都干糒地學習。
2. 初中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愿意干糒,不怕辛苦。
3. 高中生:我決定放棄休息時間,干糒地準備大學入學考試。
4. 大學生: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我愿意干糒,不計較付出的努力。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