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不忍卒讀
發音(Pronunciation):bù rěn zú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讀書時不忍心讀完最后一句或最后一頁,表示對書中情節或內容的極度感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忍卒讀一詞源自古代讀書人的習慣。在古代,讀書人通常將書籍分為數卷,每一卷都有一個結尾。當讀到最后一卷時,讀者因為對書中情節或內容的極度感動而不忍心讀完最后一句或最后一頁,即“不忍卒讀”。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讀者對書中情節的情感投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忍卒讀常用來形容讀者對書籍或文章的情感投入以及對情節的感動。可以用于討論讀書人的閱讀體驗,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讀書時的感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沒有明確的故事起源,但這個成語可以追溯到古代讀書人的閱讀習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忍(不能忍受)+卒(最后)+讀(閱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讀了一本非常感人的小說,最后一頁的情節讓他不忍卒讀。
2. 這本小說的結尾非常悲傷,我讀到最后一句時不忍卒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在讀書時,情節或內容非常感人,讓人不忍心讀完最后一句或最后一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古代讀書人的閱讀習慣和文化,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不忍舍棄”、“不忍分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本童話書的結尾太美了,我不忍卒讀。
2. 初中生:這本小說的情節非常扣人心弦,讀到最后一頁時我不忍卒讀。
3. 高中生:這本文學作品的結尾非常意外,讓我不忍卒讀,想要重新閱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