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叔
基本解釋
周宣王 時賢臣。《詩·小雅·采芑》:“顯允 方叔 ,征伐 玁狁 , 蠻荊 來威。” 鄭玄 箋:“ 方叔 先與 吉甫 征伐 玁狁 ,今特往伐 蠻荊 ,皆使來服於 宣王 之威,美其功之多也。”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以 方叔 、 邵虎 之臣,鎮衛四境,為國爪牙者,可謂當矣。”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緝熙王旅,兼 方叔 之望。”
成語(Idiom):方叔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方叔是指叔叔的兒子,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家族中排行較低、地位較低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叔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家族的排行系統,叔叔是指父親的弟弟,而方叔則是指叔叔的兒子。由于古代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排行較低的方叔在家族中地位較低,常常被排擠或忽視。因此,方叔這個成語也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家族中地位較低、被忽視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叔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某個團體或組織中地位較低、被忽視或排擠的情況。例如,在一個公司中,如果一個員工一直沒有被重視或提升,可以說他是公司的方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叔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會的家族觀念和排行制度。在古代社會,家族地位和排行非常重要,排行較低的方叔常常被忽視或排擠。這個成語通過方叔這個形象,揭示了古代社會的家族觀念和地位制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叔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方”和“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家族中,他一直是方叔,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
2. 在公司里,他一直是個方叔,很少有人聽取他的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方叔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家族聚會,所有人都在關注排行較高的親戚,而方叔則被忽視在一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于方叔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古代社會的家族觀念和地位制度,了解古代社會的家族結構和排行制度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班級里總是方叔,沒有人和我一起玩。
2. 初中生:他在球隊里一直是方叔,從來沒有機會上場比賽。
3. 高中生:在學校的社團里,他一直是方叔,沒有得到老師的重視和機會。
4. 大學生:在學術界,他一直是方叔,很少有人引用他的研究成果。